夫妻一方去世后,遗产分配常常让家人犯难。其实只要分清财产性质、按规则处理,就能避免很多纠纷。下面空格律所为你讲清楚夫妻间遗产分配的方法,以及遇到分配不均时该怎么办。
一、夫妻一方去世,遗产该这么分
夫妻一方去世,遗产该这么分
处理遗产前,要先分清哪些是夫妻共同财产,哪些是个人财产,再按步骤分配:
-
先分夫妻共同财产
夫妻共同财产(比如婚后买的房子、攒的存款),一方去世后,先拿出一半归在世的配偶,剩下的一半才是逝者的遗产。举个例子:夫妻共同财产有 100 万,一方去世后,50 万直接归配偶,另外 50 万作为遗产留给继承人。
-
按逝者意愿分配
如果逝者生前立了遗嘱,或者签了遗赠扶养协议,遗产就按遗嘱或协议来分,充分尊重逝者的想法。比如遗嘱里写明某部分遗产给子女,就按遗嘱执行。
-
没遗嘱就按法定继承
没有遗嘱或协议时,遗产按法律规定的顺序分。第一顺序继承人是配偶、子女、父母,这三类人一般平均分配遗产。但有特殊情况的会调整:
-
生活困难又没劳动能力的继承人(比如残疾子女),可以多分;
-
对逝者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(比如长期照顾生病的逝者),可以多分;
-
有能力却不赡养逝者的,可能不分或少分。
比如老人一直和儿子一起生活,儿子照顾得多,分配遗产时儿子就能适当多拿一些。
若遗产分配其他情况存在疑惑,建议向空格律所专业律师咨询,以保障自身合法权益。
二、觉得遗产分配不均,怎么办?
如果对遗产分配结果不满意,别冲动争吵,按这两步处理:
-
先协商
认为分配不公的一方,可先和其他继承人沟通,说明自己的想法和理由。比如证明自己对逝者尽了更多义务,或者目前生活有困难,争取通过协商调整分配比例。
-
协商不成再起诉
如果协商没结果,可向法院起诉,由法院重新审查分配是否合理。起诉时要准备好证据,比如:
-
证明自己对逝者尽了主要扶养义务(如照顾记录、邻居证言);
-
证明自己生活困难(如医疗诊断、低收入证明);
-
证明其他继承人有能力却没尽赡养义务。
法院会根据《民法典》规定重新判定,确保分配公平。比如确实存在某继承人不尽义务的情况,法院可能会让其少分或不分。
空格律所提醒:遗嘱继承中,若对遗嘱有异议,要在知道遗嘱内容后 60 天内明确表示接受或反对,过期没表示的视为放弃。如果认为遗嘱无效(比如被胁迫订立),可通过诉讼主张权利,由法院判定遗嘱是否有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