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刑事案件中,取保候审让嫌疑人、被告人能在不被关押的状态下等待审理。但不少人会遇到两个问题:取保候审期间被起诉该怎么应对?期限届满后又该如何处理?下面空格律所小编讲清楚这些问题。
一、取保候审期被起诉怎么办理?
如果在取保候审期间收到起诉通知,别慌,按步骤处理更稳妥:
1、弄清楚被起诉的内容
收到法院的起诉书后,仔细看清楚上面写的被指控的罪名和具体事实,知道对方说你犯了什么事、依据是什么,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准备回应。
2、收集对自己有利的证据
围绕案件事实,找能证明自己清白或情节较轻的证据,比如聊天记录、证人证言、相关文件等。自己不好收集的话,可以请律师帮忙调查取证。
3、准备辩护方案
根据案件情况想清楚辩护方向:是认为自己没犯罪(无罪辩护),还是承认有行为但情节较轻(罪轻辩护)。律师能帮你制定更专业的方案。
4、按时去法院开庭
按照法院传票上的时间和地点准时到庭,庭审时遵守纪律,如实回答问题,把准备好的辩护意见说清楚,合理行使自己的辩护权利。
5、继续遵守取保候审规定
整个诉讼期间,依然要遵守之前的规定,比如没经过批准不能离开居住的市、县,随叫随到。要是违反规定,可能会被取消取保候审,重新关押。
【取保候审期间被起诉怎么办,欢迎点击空格律所专业律师咨询】
二、取保候审期限届满后,怎么处理?
(一)先联系办案机关问清楚情况
期限快满时,主动找辖区派出所(一般是执行机关)问问,他们是否已经通知决定机关(比如公安局、检察院)期限快到了。如果没通知,督促他们尽快联系;如果已经通知,再联系决定机关,问清楚案件进展 —— 是还在侦查,还是已经结案,或者有其他处理决定。
(二)依法申请处理措施
1.申请解除取保候审
如果案件已经结束,或者不需要继续侦查了,用书面形式向办案机关申请解除取保候审,保留好申请的凭证(比如邮寄记录)。
要是是经济类犯罪,从解除强制措施起 12 个月内,案件既没移送起诉也没其他处理,你有权申请撤案,或向检察院申请监督撤案,这时候要准备好证明自己符合撤案条件的证据(比如无罪证据、超过追诉时效的证据等)。
2.申请变更强制措施
如果案件还需要侦查,但你觉得取保候审的限制不适合自己(比如生活有重大困难,或者社会危险性已经降低),可以向司法机关申请变更措施,说明理由并提供证据支持。
(三)寻求法律监督与救济
1、申请刑事立案监督
如果办案机关迟迟不答复案件进展,或者你觉得他们有超期办案、执法不当等问题,可向检察院提交书面申请,申请刑事立案监督。检察院会审查并督促办案机关依法处理。
2、申请国家赔偿
如果取保候审期限届满后,你被违法限制人身自由,符合国家赔偿条件,可按程序向赔偿义务机关申请赔偿,提交证据证明自己的权益受损。
3、找律师帮忙
整个过程中,找专业律师协助更稳妥。律师熟悉法律程序,能帮你分析案件、准备材料、和办案机关沟通,让你的权益得到更好保障。点击咨询空格律所快速找到专业、合适的律师,深度沟通法律需求,快速获得解答!
推荐阅读:交通事故责任怎么分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