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活中常听说 “合同出问题”,但有的是普通纠纷,有的可能涉及犯罪,比如合同诈骗罪。很多人分不清这两者,担心自己遇到的情况到底是该走民事维权,还是涉及刑事犯罪。下面空格律所来讲讲合同诈骗罪和合同纠纷的区别,帮你快速判断情况。
一、合同诈骗罪和合同纠纷分别是什么意思?
合同诈骗罪:是犯罪行为,指有人故意用说谎、隐瞒真相的手段签合同,目的就是非法占有对方的钱或东西,而且数额得达到一定标准。比如假装要大量进货,骗了供应商的货却不付款,之后还跑路,这就可能构成合同诈骗。
合同纠纷:是民事争议,指签合同或履行合同过程中,双方因为权利义务没谈拢产生矛盾。比如约定好 10 号交货,结果卖家晚了 3 天,买家要求赔偿违约金,双方谈不拢,这就是普通的合同纠纷。
简单说,合同纠纷是 “事儿没谈好”,合同诈骗是 “一开始就想骗钱”。如果你还是不清楚如何判定,可以点击空格律所在线客服来咨询哦~
二、合同诈骗和合同纠纷有什么区别?
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1.主观想法不一样(最关键)
合同诈骗:行为人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好好履行合同,心里只想着把对方的钱或东西占为己有,这是故意犯罪的想法。
合同纠纷:双方都有履行合同的意愿,只是后来因为各种原因(比如货没按时到、钱没及时付)产生分歧,没有 “骗钱” 的故意。
比如:商家签了供货合同后,根本不联系货源,反而把买家付的定金挥霍了,这就是有 “非法占有” 的故意,可能是诈骗;如果商家积极找货源,但因为厂家缺货没按时交货,这就是纠纷。
2.做事的方式不一样
合同诈骗:会用虚构事实、隐瞒真相的手段骗签合同。比如伪造公司资质、编造虚假的供货能力、隐瞒自己没能力履行合同的真相。
合同纠纷:签合同、履行合同时一般有事实依据,不会用欺诈手段。比如卖家确实有货,但因为物流问题延迟交货,不是故意骗买家。
3.法律性质和后果不一样
合同诈骗:是犯罪行为,要承担刑事责任,比如坐牢、交罚金。一旦被认定为合同诈骗,行为人不仅要退赔骗来的财物,还可能留下犯罪记录。
合同纠纷:是民事问题,只需要承担民事责任,比如支付违约金、赔偿损失、继续履行合同等,不会涉及坐牢。
比如:骗了买家 50 万货款跑路,可能构成合同诈骗罪,要被判刑;而只是晚交货导致买家损失,卖家只需赔偿违约金,不用坐牢。
4.没履行合同的原因不一样
合同诈骗:没履行合同是故意的,比如签了合同后根本不做准备,既不生产也不找货源,甚至故意躲着对方,就是不想履行。
合同纠纷:没履行合同是因为客观原因,比如遇到地震、洪水等不可抗力,或者货源突然断了、资金临时周转不开,不是故意不履行。
5.面对责任的态度不一样
合同纠纷:就算没履行合同,行为人也会承认自己有责任,比如辩解 “确实是物流问题”,还会主动协商赔偿,比如 “我愿意付违约金弥补损失”。
合同诈骗:行为人会千方百计逃避责任,比如否认签过合同、躲着不露面、把骗来的财物转移走,根本不想承担任何责任。
三、遇到类似问题该咋办?空格律所给建议!
如果怀疑自己遇到合同诈骗,比如对方签合同后失联、用假身份骗钱,要第一时间收集证据(合同、转账记录、沟通记录等),向公安机关报案;如果只是普通的合同纠纷,比如对方晚交货、少付款,可先协商,协商不成再通过诉讼或仲裁维权。
不管是哪种情况,证据都很重要。如果分不清自己遇到的是诈骗还是纠纷,或者不知道怎么收集证据,可咨询空格律所。专业律师能帮你分析案情,判断性质,制定维权方案,避免因为分不清情况耽误处理时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