遇到合同纠纷想通过起诉解决,却不知道该先找哪个法院、需要准备啥材料?立案后双方和解了,又想撤案该咋操作?别慌,下面空格律所简单讲讲。
一、合同纠纷起诉有哪些流程?
➔确定诉讼管辖法院:需要确定具有管辖权的法院。这可以通过约定管辖和法定管辖两种方式来确定。如果合同双方在签订合同时已经约定了管辖法院,那么双方应遵守该约定。如果未约定管辖法院,则按照法定管辖原则来确定,通常包括被告住所地、合同签订地及合同履行地等法院。不同类型的合同,其管辖法院也可能有所不同。
➔书写起诉状并整理诉讼材料:在确定管辖法院后,当事人需要书写起诉状,并整理好相关的诉讼材料。起诉状应包含原被告的基本信息、诉讼请求及事实和理由等内容。同时,还需要提供合同及合同履行的相关证据材料,这些材料应尽可能为原件。
➔法庭辩论质证:在法院立案后,法院会发送传票确定开庭时间,并对原被告双方的证据材料进行交换。在法庭上,双方将对证据的真伪及证明力大小等方面进行辩论,同时也可以提交新的证据。
➔判决生效阶段:经过法庭辩论后,法院将认定案件事实并作出判决。对于判决结果有异议的当事人可以提起上诉,请求上一级法院进行二审判决。
二、合同纠纷立案后如何撤案?
在合同纠纷立案后,撤案需根据不同情况按相应程序进行:
➔原告主动撤案:若原告希望撤案,通常需向受理案件的法院提交书面撤诉申请书。申请书应明确表达撤诉的意愿,并说明撤诉原因。法院在收到申请书后,会对撤诉申请进行审查。若法院认为撤诉申请符合法律规定,不损害国家、集体或他人的合法权益,通常会裁定准许撤诉。比如,双方在立案后自行达成和解协议,原告便可申请撤诉。
➔按撤诉处理:若原告经传票传唤,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,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,法院可以按撤诉处理。另外,原告应预交而未预交案件受理费,经法院通知后仍不预交或者申请缓、减、免交未获法院批准而仍不预交的,法院也会按撤诉处理。
需要注意的是,撤案申请是否被准许,最终由法院根据具体案件情况依法作出裁定。
三、解决合同纠纷的策略
1.先协商:最省事的方式,双方坐下来把争议说开,比如 “对方晚交货,同意赔偿 200 元,这事就算了”,不用花诉讼费、律师费,也不用耗时间;
2.再调解 / 仲裁:协商谈不拢,可找第三方帮忙 —— 比如找行业协会、社区调解委员会调解,或者按合同约定找仲裁机构仲裁(仲裁结果和法院判决一样有约束力,还比诉讼快);
3.最后起诉:如果调解、仲裁都没用,再走诉讼流程,通过法律强制力解决问题。
空格律所提醒:不管选哪种方式,证据都要提前保存好。如果不知道怎么写起诉状、分不清管辖法院,或者调解 / 仲裁时不知道怎么谈判,可咨询空格律所。专业律师能帮你梳理材料、分析案情,甚至帮你和对方协商,让解决过程更顺利,避免因为不懂流程多走弯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