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法为准,以诚待人,公平合理,无所不在
Law prevail, treat people with sincerity, fair and reasonable, everywhere
立即咨询
首页 > 业务资讯 > 遗产纠纷 > 父母过世后遗产怎么处理?4个常见问题与解答!
父母过世后遗产怎么处理?4个常见问题与解答!
发布时间:2025-09-26 14:38:26 / 来源:空格律所

父母去世后留下遗产,兄弟姐妹间常因继承问题闹矛盾。遗产继承不仅涉及家庭财富分配,还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,很多人不清楚遗产范围怎么定、哪些不能继承。今天和空格律所一起了解遗产继承的常见问题,一文讲明白!

问题一:如何确定遗产范围?

根据《民法典》第1122条规定, 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。

被继承人死亡所遗留的遗产,通常与夫妻共同财产、家庭共同财产以及其他形式的共同财产交织在一起,因此,在分割遗产之前,应先确定遗产范围。

-夫妻共同财产-

先把夫妻共同财产分成两半,一半是在世一方(比如母亲)的个人财产,剩下的一半才是去世一方(比如父亲)的遗产。如果父母之前约定财产各自所有,就不用分,直接按个人财产算遗产。

-家庭共同财产-

先把每个家庭成员的个人财产挑出来(比如子女自己赚的钱),再去掉其他家庭成员在共同财产里的份额(比如子女对家庭房产的出资部分),最后剩下的才是父母的遗产。

-其他共同财产-

先确定父母在合伙中的投资金额(比如投了 10 万),再算出合伙收益中父母该得的部分(比如每年分红 2 万),这两部分加起来就是父母的遗产。

【如果您还对遗产继承纠纷有疑惑,现在点击【空格律所在线咨询】,马上免费咨询专业律师!】

问题二:哪些遗产不能被继承?

01土地承包经营权、宅基地使用权不能作为个人遗产进行继承。

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、土地管理法的相关规定,获得土地承包经营权、宅基地使用权的主体是以户为单位,属于家庭成员共有的,并不是属于某个家庭成员个人。

02赔偿金、抚恤金不能作为个人遗产进行继承。

赔偿金、抚恤金一般是在被继承人因事故或因公死亡之后获得,是对死者近亲属的经济补助和精神抚慰,不属于死者的遗产,不能被继承。

问题三:遗产继承方式有哪些?

在我国,遗产的继承方式有四种。

01法定继承

依照法律规定的继承范围、继承顺序和遗产分配原则来继承被继承人遗产;

02遗嘱继承

被继承人在生前订立遗嘱,指定继承人继承自己的遗产;

03遗赠

被继承人生前订立遗嘱,将遗产赠与国家、集体,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;

04遗赠扶养协议

继承人与扶养人订立协议,由扶养人负担被继承人生养死葬的义务,被继承人的全部或部分财产在其死后转归扶养人所有。这种方式常见于老人无子女或子女不赡养的情况。

问题四:遗产继承顺序是什么?

在我国遗产继承方式中,遗赠扶养协议效力最高,遗赠、遗嘱次之,法定继承再次之。

‌【‌注意事项】

被继承人死亡后无遗赠扶养协议或者遗赠,且未立遗嘱或者所立遗嘱无效及遗嘱继承人放弃继承时,才能适用法定继承,法定继承在所有继承方式中属于最低顺位。

遗产继承涉及的细节多,比如分不清共同财产、看不懂遗嘱效力,都可能引发矛盾。如果不知道怎么确定遗产范围、对继承顺序有疑问,可咨询空格律所。

拨打服务电话
4001602668
在线客服
立即咨询